Business School
商学院
手机:13798307597
电话:0755-82083850
深圳上海交大EMBA企业家新春禅茶会
2019年2月24日,由上海交大EMBA&上高金EMBA曹荣师兄带领的禅茶会,为EMBA同学带来了不同的饮茶体验。很多EMBA同学第一次听说“茶道”。
何为“茶道”?“人与茶的互动之道、借茶修心之道、借茶觉悟之道、借茶修行之道,谓之茶道。”借茶修行,茶中悟道。
茶道是由当代杰出的佛学家、藏密大圆满传承人邱光顺先生,经过数十年的深入修行与参悟,逐步恢复了中断千年的禅茶,并结合现代文化,开创了普通人皆能修学的茶道体系。
邱光顺先生(左)与潘麟先生
著名生命学家潘麟先生,在青少年时期即投师邱光顺先生门下,二十多年来随师修学佛法与茶道,登堂入室,成为先生的心传弟子,并有幸成为茶道的主要传承人之一。
禅茶一味,以心传心,期待有缘,体悟大道!
七碗爱至味,一壶得真趣。空持千百偈,不如吃茶去。”——赵朴初
茶从古代起就成为影响百姓生计七要事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之一,可见从古到今茶已经成为老百姓寻常日用品了。在古人眼中,茶不仅是物质生活用品,同时也是精神生活的必备品——以茶修心养性,以茶易俗成礼,以茶研学布道,在这样的过程中赋予茶更多的品格和属性。
茶只是普通的树叶,但因注入了以禅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文化,从而变成神奇的东方树叶。『禅茶一味』,需澄心静虑,体味茶与心二位一体,水乳交融。
《七碗茶歌》
唐•卢仝
一碗喉吻润,二碗破孤闷。
三碗搜枯肠,唯有文字五千卷。
四碗发轻汗,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。
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灵。
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。
卢仝(tóng):
唐代诗人、文学家,自号玉川子。卢仝著有《茶谱》,被世人尊称为“茶仙”,常常将之与“ 茶圣”陆羽相提并论。
《七碗茶诗》也叫《七碗茶歌》,是唐代卢仝的作品。这首诗朗朗上口,文字优美,境界深远,可以说是历年历代的茶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。
其实,《七碗茶诗》并不是单独的一首诗,它其实是卢仝的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中的节选。
卢仝的好朋友谏议大夫孟简派人把得到的新茶送给卢仝,卢仝饮用之后,即兴而作此篇。关于“七碗茶”的一段因为太过精彩,所以常常被人取出来单列成篇。
“一碗喉吻润”
第一碗茶一喝下去,喉咙就被滋润了,这不仅仅是茶水本身的滋润,更是喝茶 带来的回甘生津,令喉咙润泽而舒适。
“二碗破孤闷”
哪怕自己一个人喝茶,喝到第二碗,也能打破孤寂郁闷的心情。因为茶就像一个老朋友,与茶交谈,让你感觉到越来越畅快。
“三碗搜枯肠,唯有文字五千卷”
第三碗下肚,越发感到心潮澎湃,恨不得“搜枯肠”,把心中所感所想全部都表达出来,心中仿佛有几千卷文字想要书写。正是因为茶,才激发了这么多的情绪与灵感。
“四碗发轻汗,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”
喝到第四碗茶,不免让人感慨良多。人生在世,需要扮演很多角色,承担很多责任。有时候想一想,就觉得很不容易。但不管有多难,只要能喝上一杯茶,心也能渐渐平静下来,所有的不顺心仿佛都会随着汗液从毛孔中散去。
“五碗肌骨清”
脱离了世俗的烦恼之后,喝下第五碗茶,心境又上了一个境界。身体的肌肤与筋骨放佛都被荡涤,只觉得神清气爽,从内到外都焕然一新,超脱世俗,宛若新生。
“六碗通仙灵”
“灵”是一种高妙的状态,所谓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喝下第六碗茶,心境变得清明而透亮,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,放佛可以与神明对话,感知天地万物,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。
“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”
要是喝下第七碗茶,腋下就会徐徐升起清风,化作羽翼,乘着风张开翅膀,就跟大鹏鸟一样逍遥遨游去了。第七碗茶恐怕是喝不得了,喝了便会进入如梦如幻的世界,放佛离开人间,羽化登仙,简直妙不可言!
读了卢仝的《七碗茶诗》,喝茶的时候常常就会想起“喉吻润、破孤闷、搜枯肠、发轻汗、肌骨清、通仙灵”的七碗茶,这七碗茶,就是七个境界。
喝茶,会越喝越开阔,越喝越豁达,不管能达到几重境界,这杯茶都足以让我们暂时忘却世间的纷纷扰扰,找回心灵的一片净土。
苏东坡诗云:“何需魏帝一丸药,且进卢仝七碗茶”。哪需要服什么仙丹,只要有七碗茶,人生何处不是仙境。
在体悟茶道的过程中,EMBA同学都会开放身心,暂时放下红尘中的困扰,静下心来思考,在悟道的同时重新思考人生。应EMBA同学的需求,每个月会安排一次EMBA企业家禅茶体验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