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Business School
商学院
手机:13798307597
电话:0755-82083850
DBA实践课堂:新能源汽车,正在发生的未来
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和能源密切相关,新能源行业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,也备受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。长江商学院副院长、DBA项目学术主任刘劲教授于安徽模块实践课堂环节,分析世界能源行业的发展状况,解读经济形势、能源政策等各种因素对能源局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,阐释了新能源行业未来的趋势和走向。
能源产业的今天与明天,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,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
各个国家利用能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,中国是在全球范围内用能源最多的国家,但主要是工业上利用能源。
美国生活方式的舒适性是巨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,如果全世界都以美国生活方式为准,其能源的需求将是天文数字。
化石能源仍是目前能源供给的核心,全球各类能源的贡献
每年的能源消耗量都在增加,它的增长速率跟GDP的增长非常相似(将近2%左右),所以如果能源的消耗不增长,经济很可能也不增长。“克强指数”将发电量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,道理就在这里。
不同的国家对能量的消耗是不一样的。长期以来美国的能源消耗一直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国的能源消耗从2000年左右异军突起,目前已经位居世界第一。这个增长跟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相关,中国进入WTO以后经济腾飞,能源的利用大幅度增长。但同时中国的空气质量也在下降,这是因为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来源是煤炭。
可持续发展和碳排放风险两大问题,化石能源的有限性
化石能源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,进而引发一系列超出人类适应能力的变化。尽管各国通过国际合作希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,但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增大,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非常难。碳排放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核心矛盾之一。
未来的能源利用趋势
我们可以发现有几种能源,在环境上的影响是比较小的:一、核能。安全运转的核能对环境的影响几乎是零。二、光电。三、陆地风电、海洋风电。利用能源则通常有两种方式:直接燃烧矿物质、先转化为电能再用电。
由于核能发展程度还不够高,而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,水电近乎耗竭,未来最核心的能源是太阳能和风能。目前这两者成本还比较高,用这两种能源上网尚需政府补贴,但是在新能源领域,随着产能的扩大、技术的推进,成本的下降速度非常迅速。按照目前的成本下降速度,约到2020年左右,太阳能就能实现供给侧平价上网,这是对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消息。
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
从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和来看,电动汽车实际上比同类型的燃油汽车的碳排放要少一半。
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,根据预测,到2030年左右,新能源车辆会占据主导地位。
新能源汽车的核心:汽车电池研发,电动汽车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
新能源汽车相比内燃机汽车,其购置价格和维护费用较高,而动力消耗费用较低。由于相对较高的成本,新能源汽车目前还需要政府补贴和政策引导来刺激市场。
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关键作用
整个产业政策使用哪些手段呢?刘教授指出,无外乎以下两点:一、需求端刺激。通过增加企业的收入来刺激产业。二、鼓励供给(降低成本)。
而这两种手段的实现方式基本可分为以下四种:
一,财务补贴。补贴金钱、土地等。
二,融资补贴。贷款难时,给以银行低息贷款。
三,税收补贴。
四,准入许可。
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,经常只有中国的企业可以进入这个行业,外国人想进来必须合资。产业政策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,但是,产业政策补贴带来的是短期的盈利机会,长期看技术壁垒仍然是最重要的。
政府补贴与新能源发展
新能源的迅猛发展,与以上补贴分不开。但同时也应该保持高度的谨慎,新能源行业里面补贴最早、一度碾压世界任何国家同行的光伏行业由于同质化程度较高、规模效应不显著,实际上成本居高不下、竞争能力低,如今已经“横尸遍野”。
总结
能源的大量使用是现代优质生活最重要的条件
人们不可能更节省,只可能更科学
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,未来是风、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天下,但化石能源还有很长的生存空间
电动汽车将在15年内基本取代传统汽车
政府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补贴加速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
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领先地位
政府补贴带来了短期盈利机会,技术壁垒是长期盈利的关键
要提防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,产能过剩很可怕
新能源技术永远会带来不确定性:冷核聚变、燃料电池